首页

国产美足在线

时间:2025-05-28 16:27:26 作者:上海启动建设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 浏览量:65010

  今天(5月27日),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在上海启动,会上首次发布了《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》。标志着我国在构建国际航运绿色治理规则方面迈出关键一步。

  在4月11日闭幕的国际海事组织(IMO)第83届环保会议上,针对50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排放“技术+经济”净零排放管控新政正式获批。该新政将自2028年起对国际航行超标排放船舶实施阶梯性碳费机制。船舶所使用的燃料需经过全生命周期碳强度核算,并基于认证结果进行碳费缴纳。这标志着建立权威、独立、符合IMO标准的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成为全球航运业的当务之急。

  记者从海事部门了解到,为积极应对国际规则调整,上海海事局、上海市交通委牵头组织上海海事大学专家团队,联合国内主要能源、航运企业及认证服务机构,于今年3月发起成立了“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”,作为我国首个专注于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的法定实体。协会系统编制了《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》,明确覆盖船用燃料原料采集、生产加工、运输分销、船上使用等各环节碳排放核算路径。蓝皮书全面对标IMO、欧盟等国际先进政策与认证制度,结合我国航运燃料产业实际,从政策、标准、组织、数字平台等维度,提出建立统一、高效、国际接轨的认证制度的总体框架,为我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运低碳治理体系提供了“上海方案”。

  此外,协会正在加快推进自主认证体系文件编制,计划于今年底完成核心制度设计并进入试运行阶段。技术支持方面,认证体系将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支撑,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与验证平台,确保燃料碳足迹信息可追溯、可核查、可信赖。

  (总台记者 王一喆 孙慧升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关键技术“部分领跑”、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一批重大工程捷报频传

此次是中方车辆首次以公路直达运输方式抵达里海沿岸港口,经驳船运输跨越里海,最终抵达欧洲。这标志着中欧之间除航运、海运、铁路外的“第四物流通道”正式贯通。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后,承运车辆持TIR单证只接受始发地和目的地国家的海关检查,途经国海关原则上不再开箱查验,大幅节省了通关时间和运输成本。今后,在国际运输大通道上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、中国车、中国货。

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】首家入园企业从知道到入驻仅花1小时 大兴这个园区究竟有何魅力?

国家医保局发布《定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典型问题清单》

通过问卷,泰康人寿全面厘清投保人的保险需求、风险特征、保险费承担能力、已购买同类保险的情况以及其他与销售保险产品相关的信息,以此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精准匹配消费者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。

代表委员建议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立法

调查表明,当前中国消费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,但一些薄弱短板和新老问题仍困扰消费者,个人信息泄露、浪费现象、网络谣言和预付卡经营者跑路等问题亟待治理,价格虚高、虚假宣传、货不对板、售后服务没保障、损害健康和假冒伪劣现象不容忽视,应加强治理。

中国国防部回应火箭军发射洲际弹道导弹:完全合法合理

北京5月6日电 (记者 郭超凯)记者从公安部获悉,截至5月5日17时,“五一”假期期间全国刑事、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.6%、14.7%,2575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行,旅游景区秩序井然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